Draft:六四紀念館

From Wikipedia, the free encyclopedia
從下電梯處的前廳看到的六四紀念展覽一景。

六四紀念館(又名六四紀念協會;英文名June 4th Memorial Association)是一個在美國紐約州註冊的非營利團體,于2021年9月14日成立,其工作人員目前全部是義工。六四紀念館的主要活動是在美國紐約市主辦六四紀念展覽(亦稱六四紀念博物館或六四博物館;英文June 4th Memorial Exhibit,亦稱June 4th Memorial Museum或June 4th Museum)。六四紀念館的創辦人和理事長為1989年的學生領袖王丹,館長為經濟學者于大海。[1]

背景[edit]

2023年6月1日有關六四紀念展覽開幕的記者會。坐者左起:陳立群、周鋒鎖、王丹、于大海、呂京花、金岩。

1989年春天,北京及中國各地爆發了被稱為八九民主運動(簡稱八九民運)的大規模示威活動。1989年6月3-4日,按照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指令,大批全副武裝的軍人向示威群眾開火,造成大量傷亡。中共政府將這一“六四事件”稱為“平息反革命暴亂”,而西方媒體和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社會通常稱之為“六四鎮壓”或“六四屠殺”。為了紀念1989年的歷史,一個六四紀念館於2012年在香港成立。香港施行《国家安全法》後,六四紀念館於2021年六四前夕被迫關閉,並於同年九月被查封。香港六四紀念館關閉後,王丹提議在紐約市重建一個六四紀念館。2022年1月10日,紀念館籌備小組舉行記者會,王丹在記者會上宣讀了題為“永不忘記,永不放棄”的倡議書。倡議書提出,六四紀念館將于2022年年內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家博物館(即共產主義受難者博物館)舉辦一個短期六四紀念特覽;如果能籌募到足夠資金,就最早在2023年在紐約市推出永久性的六四紀念展覽。倡議書以六四紀念館籌備委員會的59名成員的名義發布。這些籌備委員(包括顧問)大多數都是資深民主運動人士,其中包括王軍濤王超華李進進呂京花吾爾開希周鋒鎖胡平陳光誠(顧問),張伯笠傅希秋魏京生(顧問),鄭旭光,鄭義廖亦武蘇晓康嚴家祺等人。倡議書並宣布,籌備委員和一些熱心者已經向六四紀念館捐贈了7萬餘美元。[2][3]

六四紀念展覽展出的1989年實物。

共產主義受難者博物館是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的一部分。2022年6月3日,六四紀念館的題為“天安門一九八九”的六四紀念特展在共產主義受難者博物館開幕。[4][5] 這個特展包括一套展板和許多與八九民運相關的實物。展板主要是由于大海設計製作的。[6]展板上的多幅照片,係由劉建提供。劉建1989年拍攝了大量有關八九民運和六四鎮壓的照片,此後他把照片私下保存了30年,直到2019年才將部分照片公諸於世。[7]展出的實物很多是由周鋒鎖蒐集到的。其中較引人注目的,是《解放軍報》記者江林的一件血衣。1989年6月4日凌晨,江林到天安門廣場了解情況,結果被參與執行戒嚴的武裝警察打得頭破血流。[8]六四特展獲得好評。在2023年6月2日紐約六四紀念展覽的開幕式上,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總裁布倫伯格(Andrew Bremberg)說,六四特展的參觀者有數千人。[9]

現有展出[edit]

更多六四紀念展覽展出的1989年實物。

到了2022年9月,六四紀念館獲得的捐款已經超過50萬美元,足以支持在紐約市租場地辦一個長期的六四紀念展覽。這些捐款中的最大一筆是12萬美元,來自1989年參加過八九民運,後來成就斐然的一位中國國內人士。[10]2022年12月,華盛頓的六四特展結束。2023年初,六四紀念館在紐約市曼哈頓中城租下一處場地作為展廳,並在華盛頓六四特展的基礎上,推出了更具規模的六四紀念展覽。[11]新的的展品包括一台學生曾在天安門廣場上用來印傳單的的速印機,一個戒嚴部隊在和北京市民糾纏時丟下的軍用水壺,一面曾用來包紮槍傷的血旗,以及六四鎮壓後中共政府向戒嚴部隊頒發的獎章、手錶。展廳裡還專門設有一個題為“香港人的抗爭路(1989-2019)“的特展。

紐約的六四紀念展覽於2023年6月2日舉行開幕式。出席開幕式的來賓和記者共一百多人。開幕式由王丹和于大海主持,魏京生、王軍濤、周鋒鎖、項小吉、胡平、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林培瑞(Perry Link)、美國聯邦眾議員史密斯(Chris Smith)的代表陶智(Piero Tozzi)、前加拿大記者西米(Scott Simmie)致詞,達賴喇嘛、前美國駐中國大使洛德(Winston Lord)書面致詞,吾爾開希、布倫伯格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(Andrew Nathan)視頻致詞。[12][13][14][15]2023年6月25日,六四紀念展覽正式對公眾開放。六四紀念展覽獲得好評。包括美國聯邦眾議員加拉格尔(Mike Gallagher)和欣森(Ashley Hinson)在內的諸多知名人士參觀了六四紀念展覽。[16][17]

于大海在六四紀念展覽開幕式上說,六四紀念展覽尚沒有滿足在紐約州開設博物館的所有要求,因而嚴格說來不是一個博物館。[18]儘管如此,很多人,包括很多中英文媒體,仍經常把六四紀念展覽稱為博物館。

References[edit]

  1. ^ "三十四年不改的心志 纽约六四纪念馆筹建纪实". Radio Free Asia (in Chinese (China))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2. ^ 198964mm (2022-01-10). "倡議書:永不忘記,永不放棄". 六 四 紀 念 館. Retrieved 2023-11-21.{{cite web}}: CS1 maint: numeric names: authors list (link)
  3. ^ "海外华人拟在纽约设立"六四大屠杀纪念馆"". Radio Free Asia (in Chinese (China)). Retrieved 2023-11-21.
  4. ^ "永不忘记与放弃 1989天安门纪念特展开幕". Radio Free Asia (in Chinese (China)). Retrieved 2023-11-21.
  5. ^ 華府六四特展 紀念天安門事件33週年|中央社影音新聞, retrieved 2023-11-21
  6. ^ "北京之春---六四紀念館重生紐約/《北京之春》記者". beijingspring.com. Retrieved 2023-11-21.
  7. ^ May, Tiffany (2019-06-04). "封藏30年的「六四」照片公諸於世". 紐約時報中文網 (in Chinese). Retrieved 2023-11-21.
  8. ^ 儲百亮 (2019-05-31). "永誌不忘:六四30年,前軍官回憶天安門屠殺". 紐約時報中文網 (in Chinese). Retrieved 2023-11-21.
  9. ^ "籌備進度 Our Progress". 六 四 紀 念 館. 2022-01-16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0. ^ "纽约六四纪念馆将争取于明年6月4日开馆". Radio Free Asia (in Chinese (China))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1. ^ "三十四年不改的心志 纽约六四纪念馆筹建纪实". Radio Free Asia (in Chinese (China))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2. ^ Fadulu, Lola; Southall, Ashley (2023-06-02). "中國民運人士在紐約辦展紀念「六四」:「這是反抗的象徵」". 紐約時報中文網 (in Chinese)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3. ^ Areddy, James T.; Qi, Liyan (2023-06-02). "How Chinese Dissent Found Its Voice in New York City". Wall Street Journal. ISSN 0099-9660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4. ^ 中央通訊社 (2023-06-03). "香港六四紀念館被迫熄燈 紐約重開張盼世人銘記歷史 | 兩岸". 中央社 CNA (in Chinese)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5. ^ "民運領袖召集 紐約六四紀念館開幕 王丹:盼所有人銘記歷史". www.worldjournal.com (in Chinese (Taiwan)). 1969-12-31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6. ^ 中央通訊社 (2023-09-13). "訪紐約六四紀念館 蓋拉格:對中共幻想早該終結 | 兩岸". 中央社 CNA (in Chinese)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7. ^ "Concerns Grow That Congress Is 'Target' of Beijing's Espionage as Britain Contends With Spying Disclosures, Head of House China Committee Warns". The New York Sun. 2023-09-13. Retrieved 2023-11-22.
  18. ^ "籌備進度 Our Progress". 六 四 紀 念 館. 2022-01-16. Retrieved 2023-11-22.